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,“掠”字如同一叶轻舟,悄然划过水面,留下一道道细腻的波纹。这个字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还蕴含着独特的读音与字义,让人在品读之余,不禁沉醉于汉字之美。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“掠”字的读音及其背后的故事。
“掠”,在现代汉语中,读作“lüè”,是一个四声字。它的发音清晰而短促,如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,又似飞鸟掠过天际的轻盈。这个读音,既体现了“掠”字所蕴含的迅速、轻快的意味,又让人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种种场景。当我们说“掠过”,便是形容某种动作或现象以极快的速度经过;而“掠影”,则是指匆匆一瞥所留下的模糊印象,如同相机快门一闪,定格下的瞬间美好。
然而,“掠”字的读音并非一成不变。在古汉语中,它还有多种读音和用法,这些读音与字义,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,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。在《广韵》中,“掠”字有两个读音,一是“力辍切”,读作“liè”,意为“夺取”;二是“鲁削切”,读作“luò”,意为“击”。这些读音与字义,反映了“掠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内涵。
除了读音的变化,“掠”字的字义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。最初,“掠”字与“攫”字相通,都表示抓取、夺取的意思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“掠”字被解释为“夺取也”,这与古代社会中掠夺、抢夺的行为紧密相关。随着社会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,“掠”字的字义逐渐扩展,从最初的抢夺行为,引申为用鞭子或枝条等抽打、拷打的意思,如“掠笞”一词,便是形容用鞭子抽打的场景。
此外,“掠”字还常用于形容风吹过或飞禽掠过的情景,如“掠风”“掠影”等。这些词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,还赋予了“掠”字以轻盈、迅疾的意象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掠”字的这些字义依然被广泛使用,成为我们表达迅速、轻快等概念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除了上述常见的字义外,“掠”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常常用于描绘战争、狩猎等场景。在这些作品中,“掠”字往往与“抢”“夺”等词语并用,形成了一种紧张、激烈的氛围。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中描述晋公子重耳流亡时,“及曹,曹共公闻其骈胁,欲观其裸,浴,薄而观之。僖负羁之妻曰:‘吾观晋公子之从者,皆足以相国,若以相,夫子必反其国。反其国,必得志于诸侯。得志于诸侯,而诛无礼,曹其首也。子盍蚤自贰焉。’乃馈盘飧,置璧焉。公子受飧反璧。及楚,楚子飨之,曰:‘公子若反晋国,则何以报不谷?’对曰:‘子女玉帛,则君有之;羽毛齿革,则君地生焉。其波及晋国者,君之余也。其何以报君?’曰:‘虽然,何以报我?’对曰:‘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若不获命,其左执鞭弭,右属橐鞬,以与君周旋。’子玉请杀之。楚子曰:‘晋公子广而俭,文而有礼。其从者肃而宽,忠而能力。晋侯无亲,外内恶之。吾闻姬姓,唐叔之后,其后必大。分而治之,无使权焉。夫三子者曰:必居其一焉。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晋,岂肴虞能虞哉?且楚师久矣,而文公犹羸师以张之,不亦无惧乎?子若弗图,其可尽乎!晋、楚治兵,晋师败绩。楚师军于邲,晋之余师败绩。楚子将退,申叔时曰:‘师有归气,不可以伐。君若伐之,必大捷焉。’楚子从之。五月癸亥,楚师还。晋师军于敖、鄗之间,公使魏绛请和。八月甲辰,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‘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’公从之。辞曰:‘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’公曰:‘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’许之。夜缒而出,见秦伯曰:‘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’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晋大夫子犯请击之,公曰:‘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’亦去之。”在这段文字中,“掠”字虽未直接出现,但其所描述的战争场景,却让人不禁联想到“掠”字所蕴含的抢夺、攻击等意味。
此外,“掠”字还与一些成语和俗语紧密相连,如“掠人之美”“掠影浮光”等。这些成语和俗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,还让我们在运用“掠”字时,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它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色彩。
综上所述,“掠”字作为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读音的汉字,不仅在现代汉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它的读音从最初的“liè”和“luò”,到现代汉语中的“lüè”,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;而它的字义也从最初的抢夺行为,扩展到了轻盈、迅疾等多种意象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愿我们都能怀揣着对汉字的热爱与敬畏之心,继续探索和品味这些美丽而神秘的文字所带来的无限魅力。